独家报道!低价香烟好评榜“马革裹尸”:烟民最后的倔强?
近日,一份关于低价香烟的好评榜单在烟民圈子里悄然走红,被戏称为“马革裹尸榜”。这份榜单并非出自什么权威机构,而是由一群资深烟民自发评选,评选标准只有一个:如何在价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情况下,最大程度地满足烟瘾,寻求一丝慰藉。
“现在抽的不是烟,是回忆,是情怀,是省下来的钱!”化名老王,一位有着近20年烟龄的“老炮儿”这样形容他对低价烟的感情。老王坦言,随着生活压力增大,高档香烟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品,而低价烟则成了他日常的“续命”必需品。
这份榜单上,赫然在列的都是一些在市场上并不显眼,甚至有些“默默无闻”的品牌。比如“红塔山(经典1956)”、“白沙(硬)”、“黄山(金皖烟)”等等。这些香烟的价格普遍在10元到15元之间,对于一些经济状况不佳,或者单纯追求性价比的烟民来说,无疑是最佳选择。
那么,这些低价烟究竟是如何俘获烟民的心,登上“马革裹尸榜”的呢?
口味:熟悉的味道,不变的情怀
在采访中,很多烟民都提到了“情怀”这个词。对于他们来说,这些低价烟代表着一种记忆,一种习惯,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。“从小就抽这个牌子,习惯了,换别的总觉得不对味儿。” 化名小李说。这些低价烟的口味往往比较传统,劲头也比较足,能满足老烟民对烟草最原始的需求。
性价比:用最少的钱,过最大的瘾
当然,价格才是低价烟最大的优势。在物价飞涨的今天,能用十几块钱买到一包能解烟瘾的香烟,无疑是一种“小确幸”。化名阿强是一位货车司机,经常需要在路上奔波,经济压力很大。他说:“跑长途的时候,一天要抽两三包烟,要是抽贵的,真抽不起。这种便宜的烟,虽然味道差点,但也能凑合。”
“马革裹尸”:一种无奈,也是一种坚持
“马革裹尸”这个词,本身就带有一种悲壮的意味。用它来形容这份低价香烟好评榜,似乎也暗示着烟民们的一种无奈和坚持。一方面,他们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,但又无法摆脱烟瘾的控制;另一方面,他们也面临着经济上的压力,不得不选择低价烟来满足自己的需求。
这份榜单的出现,也引发了人们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现状的关注。在光鲜亮丽的社会背后,还有很多人在为了生计而奔波,他们不得不精打细算,甚至在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上做出妥协。
当然,我们也要提醒广大烟民,吸烟有害健康,尽早戒烟才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。如果实在无法戒烟,也要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香烟,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。
“马革裹尸榜”的走红,不仅仅是对低价香烟的一次评选,更是对一部分烟民生活状态的一次真实的反映。它让我们看到了烟民们的无奈和坚持,也让我们更加关注那些在社会底层默默奋斗的人们。或许,这份榜单的背后,隐藏着更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。
【来源:36氪】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