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家报道!福建云霄烟草基地“纷至沓来”背后:一场绿色变革正在发生
“纷至沓来”,用来形容近些年来福建云霄烟草基地的景象,再合适不过了。这里的“纷至沓来”,指的不是传统的烟叶收购,而是络绎不绝前来参观学习的专家、学者,以及一笔笔投入绿色生态农业建设的资金。曾经以烟叶种植闻名的云霄,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。
云霄,这个位于福建东南沿海的小县城,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烟草产区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,孕育出优质的烟叶,也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烟农。然而,长期以来,粗放的种植方式也给这片土地带来了隐患:土壤肥力下降、水资源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。
“以前只想着多产烟叶,多卖钱,哪里顾得上什么环保?” 烟农老李(化名)坦言。“那时候,化肥农药用得猛,地里是能多收不少,可也感觉这地啊,一年不如一年了。”
转折点发生在近些年来。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,以及消费者对高品质、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增加,云霄烟草基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,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
“不变革,就等于慢性死亡。” 云霄烟草局技术员王明(化名)回忆起当时的紧迫感。“我们必须找到一条既能保证烟叶产量和质量,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。”
于是,一场以“绿色、生态、可持续”为主题的变革,在云霄烟草基地悄然拉开帷幕。
首先,是种植方式的转变。传统的粗放式种植被精细化、生态化的管理模式所取代。烟农们开始学习使用有机肥、生物农药,并通过轮作、间作等方式改善土壤肥力。同时,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,也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,减少了污染。
“现在用的都是生物农药,对环境没什么污染,而且种出来的烟叶质量更好。” 老李展示着田里绿油油的烟苗,脸上洋溢着笑容。“以前用化肥,地里板结得厉害,现在土质松软多了,蚯蚓也回来了。”
其次,是基础设施的升级。云霄烟草基地投入大量资金,建设现代化的育苗工厂、智能化的灌溉系统和标准化的烟叶仓储设施。这些设施的投入,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,也为烟叶质量提供了保障。
“以前育苗都是在简易的棚子里,温度湿度不好控制,死苗率很高。” 育苗工人小张(化名)感慨道。“现在好了,育苗工厂里环境可控,育出来的苗壮实多了。”
更重要的是,是观念的转变。云霄烟草局通过组织培训、技术指导等方式,不断提高烟农的环保意识和种植技术水平。他们鼓励烟农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,共同守护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。
“现在我们不仅要会种烟,还要懂环保。” 烟农陈红(化名)笑着说。“专家们经常来给我们讲课,教我们怎么保护土壤、节约用水,我们都学到了不少。”
如今,走进云霄烟草基地,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。绿油油的烟田里,蜜蜂飞舞,鸟儿鸣叫。干净整洁的田间小路,蜿蜒穿梭于烟田之间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泥土气息,令人心旷神怡。
“近些年来,我们基地的烟叶质量明显提升,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。” 云霄烟草局负责人表示。“这得益于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不断推进种植技术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。”
“纷至沓来”的专家学者,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指导,更是对云霄烟草基地绿色发展模式的认可。他们纷纷表示,云霄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。
“云霄烟草基地的绿色变革,为全国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。” 一位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如是说。
云霄烟草基地的实践证明,绿色发展不是一句空话,而是可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。通过绿色变革,云霄不仅保住了“金叶子”的饭碗,更守护了绿水青山,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。
这场“纷至沓来”的背后,蕴藏着云霄人对绿色未来的坚定信心,也昭示着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美好前景。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,云霄的探索,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【来源:新华社】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发表评论